游客发表
利益相关:
知乎百科优秀贡献者,中点最重91茄子成品短视频入口搜狗科学百科第79号合伙人,科普被伙伴拉着去写维基百科,百科曾参与人工智能领域术语解读工作。中点最重
可以说,科普我和百科之间其实有缘分也有故事。百科
接下来我要讲一个又臭又长的中点最重故事,不过我觉得有必要把我的科普创作理念和创作过程的收获原汁原味的分享给我的朋友们,那就先忍一忍啦~
好奇心是百科驱使着我前进的人生信念,也驱使我不断的中点最重主动学习。
从很早开始,科普我就通过上网冲浪来了解这个世界,百科有机会接触电脑的中点最重时候,我就把课外的时间全花在上网查资料了。不过那个时候没有人告诉我哪里有好网站或者好资料,全靠着自己的摸索进行。当时我遇到什么问题,最喜欢先到百度上搜一下,91茄子成品短视频入口那个时候的“百度百科”教会了我很多理工科的常识和生活方面的经验。我自己也主动参与到解答中,当时是在腾讯的“问问搜搜”上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还记得在参加自主招生的时候,我没有什么获奖的经历或者证书,但我把问问搜搜上我的高等级个人主页截图附上了(虽然自招差了1.5分,没过中科大的考试),说明我自己是很认可这段回答解惑的经历的(或许也是现在坚持在知乎或者其他地方坚持分享的原因吧)。
后来,等到升入大学,我终于知道了还有外面的世界,也知道了查数学问题应该去哪些网站更好。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培养了看到某个想要知道的新名词,先去“维基百科”上找找解释的习惯。
再后来,我开始专业领域的学习,逐渐意识到不仅可以从别人学到好的内容,也能自己主动撰写出来,与朋友们共享,然后获得各位良师益友的反馈。特别地,我希望且正在从事科普方面的工作,要把专业的有门槛的知识,更多的介绍给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和充满好奇心的大众(我也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那么,科普创作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写科学小品文,也可以创作解释专业术语的百科内容。
针对这个题目,我认为:百科是一种中立客观的科普形式。如果想了解某个领域,首先可以从百科获取信息,直接找到相关信息渠道。
正如我在之前的创作中提到的,一个新人希望了解某个领域,最好是从了解这个领域的“关键词”或者“术语”开始。而获知这些关键词背后的意义,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在一个靠谱的百科中查询这个关键词的意思。一个合格百科内容,应该有关于该关键词的定义解释、历史追溯和相关重要参考文献等内容,如果能阅读下来,也基本有对该关键词入门级别的认知。
与其说读了百科拥有入门级别的认知,不如说,在创建这条百科之初,就希望读者能拥有对某个百科关键词的入门级别的认知。
正如前面所说,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指引我成长,我也开始创作知乎百科和搜狗科学百科。
为啥不写百度百科,是因为它的商业气息过于浓厚,买词条的故事也有所耳闻,另外等看得多了、写得多了,就会发现百度百科里面有很多不应该出现在百科类内容的错误。
为啥刚开始没有选择写维基百科,中文维基的政治气息太重,主义之争已经影响了科学的传播与讨论。
实不相瞒,写知乎百科是因为当时有相关的活动(没错我就是馋知乎的小礼物),另外我特别想拿知乎的“小紫花”(优秀百科贡献者),所以在保证内容优质的前提下,花了很长时间一口气创作了好几篇百科内容。
说实话,创作知乎百科内容遵照的模式其实还是问答模式,一般情况是先由阿库@知识库 提出关于某个术语的问题,然后底下各个创作者进行回答,依照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还有内容的优质程度,由知识库运营手动筛选出一条内容作为该术语的百科。这个模式的自由度非常高,但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过于自由,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模式去书写内容,此外,大部分答主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应该用客观角度撰写的百科类内容,导致个人的风格过于明显。
也在那个时候,我被搜狗科学百科的朋友注意到,邀请我一起写计算机学科方面的百科内容。我觉得在科学百科的创作,更符合我心目中对于百科类内容撰写模式的想象。
从创作者的角度,我个人对于搜狗科学百科的评价是“真实、客观、优质”。
首先,搜狗科学百科的运营团队通过各大平台和线上线下渠道,找到了大量的硕博生参与百科的撰写,百科内容通过经过学历认证的实名作者来保障真实性。
我每次在写内容的时候,都会知道这个会伴随着我学校的名称和自己的姓名对外展示,不由得一次次在心中默念“理性客观通俗”,写完内容也是反反复复核查,直到自己实在找不出问题为止,主动提高对内容质量和严谨度的要求。
其次,与撰写学术论文类似,其实撰写百科也应有相关的规范,这方面搜狗科学百科做得很好,有明确的指南,教会各位百科合伙人们运用 “弱原创、强引用”的创作手法,将专业、权威的知识被改写成大众能看懂的知识。
我也在这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虽然好像在合伙人成果中漏记了我的名字哈哈哈。
最后,内容的优质一方面通过搜狗百科合伙人群体的专业度保证,另一方面也通过实名的同行评议机制保证。虽然这里的同行评议不如学术期刊评审那样压力山大,但也少不了基于科学性和严谨性的斤斤计较和刀光剑影。通过同行评议的过程,我感觉自己的创作能力和科研审美都有提高。
搜狗科学百科的做法是,根据百科合伙人认证的领域,和一定的门槛,开放该领域的内容审核权限,然后对其他人编辑的对应领域的百科内容进行同行评议。这一点我目前还没有在其他同类产品中见到。
对于搜狗科学百科平台,我觉得还有两个特别出众的亮点:建立了学科社群,充分考虑合伙人意见。
我觉得科学百科做这个运营确实是有情怀在里面的,它其实想建立一个全国(甚至海内外)跨学科的社群,然后大家平时线上谈论知识,线下各地进行科学分享。现在的社群讨论氛围就很棒,大家有一定的学识,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的,可以说百科合伙人的社群是我见过的最顶尖的社群之一。
此外,我感觉搜狗科学百科对于实际上的百科内容贡献者们的定位很有意思,各位硕博生们不仅仅提供内容,而且提供对这个百科产品的意见和建议,或许这就是“百科合伙人”这个名字的由来吧。搜狗这边的运营每周和每天在各个时间点,不厌其烦的提醒撰写百科,审核百科,收集反馈,然后迅速交给产品团队将大家的建议落到实处。这个产品的迭代能力确确实实特别厉害。
注:搜狗科学百科 - 搜狗科学百科 第4点 合伙人成果 可以看到,自搜狗科学百科项目启动以来,各位合伙人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都有认真记录,进而反映在产品中。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很能体会到这种自己的建议得到尊重,也能很好体会到参与构建一个体系或者一个模式的荣誉感和愉悦感,而这是在其他任何地方(其他知识产品)没有见过的。
简单来说呢,我建议同样具有分享知识、共同建立这个世界欲望的朋友们能参与到撰写科普的工作中来,而百科是科普的很重要的方式。
如果觉得喜欢自由随性的风格,
@知识库 知乎百科可以尝试;如果想和各领域的老师同学们交流,不妨加入 @搜狗科学百科 搜狗科学百科;如果有更高的追求,参与维基百科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来吧,我相信我们创作的内容能为科普助力,也能为更加智能的未来带来希望。
最后推荐一下知乎出品的科普绘本,还是童年的味道,加了很多新知识,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哦~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